網站二維碼
? 點擊放大查看
這個廣告手法描述的就是饑餓帶來的問題,一餓就弱爆、一餓就變慫,變得不像從前的自己。所以,趕緊來條士力架吧。同時,日清和士力架的這一系創(chuàng)意,還通過夸張的手法,搞笑的情節(jié),為品牌賦予了趣味。這種樂趣對于杯面和夾心巧克力這種零食品牌來說,相當重要。廣告透過對饑餓造成的問題和后果進行描述,讓消費者會心一笑、感同身受,不僅更有意愿去購買相應的產品,還能增強對品牌的好感與印象。
當然,問題法廣告中呈現出來的問題還是比較輕松的、無傷大雅的,最多偶有出糗和尷尬等問題。但如果廣告夸大問題的嚴重性,以一種嚴肅的方式來展現后果和問題,那么這就是恐怖訴求型廣告了。恐怖訴求有其妙用,但要注意尺度和消費者接受度。
3 轉換
問題法是一種反向思考,轉換法同樣如此。它指的是從產品角度,轉換成消費者角度。站在消費者的視角、立場看產品。
很多廣告之所以沒人看、消費者無動于衷,就在于它們總是站在企業(yè)自身立場、產品角度,拼命夸自家產品如何好。但真正打動消費者、讓消費者感興趣的廣告,是站在消費者立場來看待產品的好。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你會豁然開朗。
典型案例如2011年迷你奧利奧的上市廣告,片中一位小朋友拿到奧利奧之后大吃一驚,立刻跑回家量身高,結果發(fā)現自己的身高還是老樣子。這時候,旁白告訴我們:“你以為你變大了?嘿嘿,是奧利奧變小啦。迷你奧利奧,全新上市”。
這則廣告把“奧利奧變小”轉換一個視角,從而變成“消費者變大”,這個視角的轉換不僅突出了“迷你奧利奧上市”的產品信息,而且讓廣告充滿了趣味和童真。
還有新奧迪Q7的上市廣告,一開始文案一件件告訴我們:“重要的,不是它擁有第5代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tǒng);重要的,不是它擁有第3代MMI多媒體交互系統(tǒng);重要的,不是它擁有全新LED技術;重要的,不是它擁有可調空氣懸架系統(tǒng)……“
最后文案又告訴我們:“重要的,不是它變強了,而是你要變得更強。新奧迪Q7,勢為強者“。
沒有最后這句點題的文案,那么前面的一大堆技術名詞只不過是一堆枯燥乏味的產品說明書。而這句文案的巧妙之處,在于它將產品的“強“轉變成消費者的”強“。于是品牌的格調一下升華了,整條廣告看下來也讓目標消費者感到心里舒坦,不由得認同廣告中隱藏的信息——全新升級的奧迪Q7,就是為“我“這樣的“強者”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