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二維碼
知名藝術家,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人物之一的安迪·沃霍爾,曾經(jīng)這樣談論可口可樂:
這個國家的偉大之處在于,美國開創(chuàng)了這樣一個傳統(tǒng),最富有的消費者購買的東西,基本上和最貧窮的消費者購買的一樣。你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可口可樂,你知道總統(tǒng)喝可口可樂,伊麗莎白·泰勒喝可口可樂,只要想想,你也可以喝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就是可口可樂,即使再多錢也買不到比街角那個流浪漢喝的更好的可口可樂。所有的可口可樂都是一樣的,所有的可口可樂都是好的。
的確如此,盡管可口可樂近幾年日漸式微,但不可否認它已經(jīng)成為地球魔水,流行文化的圖騰。
在高光時代,可口可樂一家獨大,占據(jù)全球軟飲料市場的半壁江山(48%)。
從The Clash到The Who,從U2到Bob Dylan……差不多每個搖滾名人堂里的大佬都在歌里唱過可口可樂。
身為20世紀流行文化中最具標志性的形象符號之一的Axl,更是將可口可樂的紅罐子與他的長發(fā)、頭巾、美女紋身一道,變成了他的標志性配飾。
△ 圖片來源:beebee星球
可是,可口可樂到底如何在長達百年的時間里,維持全世界人民對它的喜愛,并最終成為流行文化的圖騰的呢?
讓我們先從它的起源講起。
假藥騙局起家
卻恰好促成巴甫洛夫條件反射
很多人總喜歡聽無心插柳的故事。
好比蘭博基尼原本是賣拖拉機的,因為法拉利不肯更換有問題的離合器,而惹得蘭博基尼創(chuàng)始人費魯吉歐·蘭博基尼決定自己生產(chǎn)跑車;又好比愛馬仕原本是賣馬具的,因為汽車問世,馬具市場需求萎縮,這才轉產(chǎn)。
可口可樂的誕生也有一點兒無心插柳的意思,只是相比以上的品牌,都更加狗血也更加離奇。
可口可樂的誕生,源于一場假藥騙局。
19世紀的美國,醫(yī)療資源匱乏,連醫(yī)生都用柳葉刀放血、水銀洗腸等方式治病,搞得病人病情惡化,招致社會抵制,民眾的醫(yī)療認知,也就更少了。
在這個時候,一些人從中看到了商機,將肥皂、蘆薈等混合、壓縮,通過各種夸張宣傳,包裝成“包治百病”的“專利藥”,大發(fā)橫財。
這種經(jīng)過巧妙包裝的“專利藥”看起來比醫(yī)生靠譜,消費者很買賬。由此,藥劑師約翰·彭伯頓決定如法炮制,發(fā)明一種能夠緩解疼痛的“專利藥”。
于是,在1886年,一種水、糖和咖啡因的低價混合物,打著“有助舒緩情緒的飲料”招牌,誕生于亞特蘭大,那就是可口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