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二維碼
當地官方
潼關縣政府介入正與協會開會協商
11月24日上午,記者打開“潼關肉夾饃協會”官網后發(fā)現,該網站背景已經變成黑色,且滿屏閃爍著“無良協會”的綠色字體,疑似被黑。記者多次撥打該協會法人代表電話,均無人接聽。
陜西潼關縣商業(yè)局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目前此事影響面較廣,已經引起關注,潼關縣政府相關領導正在和“潼關肉夾饃協會”的工作人員開會協商。
媒體此前報道,河南“逍遙鎮(zhèn)胡辣湯”近期也引發(fā)了一場商標維權風波。不少經營了十幾年“逍遙鎮(zhèn)胡辣湯”的商販,突然被河南西華縣胡辣湯協會起訴侵犯“逍遙鎮(zhèn)”商標權。11月21日晚間,西華縣胡辣湯產業(yè)發(fā)展中心發(fā)布說明稱,已責令“逍遙鎮(zhèn)胡辣湯協會”暫停目前正在開展的工作。
有專家認為,逍遙鎮(zhèn)胡辣湯協會持有的“逍遙鎮(zhèn)”不是一種證明性質、集體性質的“地理商標”,而是一般由具體商家注冊的“普通商標”,作為組織的協會通過一個“普通商標”來進行商標維權并不合適。也有專家認為,胡辣湯協會挾商標以維權的做法,“不是在保護商標(協會注冊的不是地理商標),反而‘有收保護費’之嫌。”
律師
有假借維權的途徑收取“會員費”的嫌疑
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律師付建表示,當商標的獨特性與社會公共需要的普遍性產生沖突時,根據商標的特性,應讓位于公共利益的需要。這也與《商標法》的立法目的:保障消費者和生產者、經營者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相一致。
潼關肉夾饃協會“割韭菜式”的維權,有假借維權的途徑,收取“會員費”的嫌疑,此舉不當且違法。先以懈怠的態(tài)度對待侵權,再以“收割韭菜”的方式維權。
面對商標之爭
表示不搞壟斷的“揚州炒飯”或許才是更好的示范
含地理名稱的商標保護,向來是權益糾紛中的一大難點。商標是“普通商標”還是“地理商標”,使用地點表述是“侵權”還是“善意的描述性使用”,維權是“保護品牌”還是如網友所說是“收保護費”,這些恐怕都大有爭議空間。
協會看似有理有據,但商家為難、公眾反感,恐怕主要還是因為協會的“吃相”太難看了。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批量”起訴了遍及全國的數百家小吃店,以及開口不低的賠償金和后續(xù)繳納費用,都很難讓人完全解讀為是為了商標保護和品牌發(fā)展,被說成像“收保護費”,也符合很多人的觀感。
侵權與否需要大量細致的梳理,如果只擺出強硬的派頭,權利主張粗糙籠統(tǒng),就必然會遭到巨大的輿論反彈。相關協會如果希望擴大品牌影響力,那么對小商家竭澤而漁,逼得它們改頭換面乃至關門大吉,恐怕也是不明智的。
如果真是出于公益,比較合理的辦法還是和商家一道,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共同成長,一起把市場和品牌做大做強。協會真正起到完善標準、口味研發(fā)、開拓市場的作用,給商家經營多一些業(yè)務指導和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