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二維碼
“每家每戶的糧食都滿了倉?!被貞涁S收景象,唐發(fā)春喜上眉梢。
通過苦干,大茅坡人不再過苦熬的日子。吃飯不用愁了,但手頭不寬裕的窘境又擺在了面前。創(chuàng)造了“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精神的大茅坡人,眼界寬了又走出一條實干之路。
2006年,康禮祥率先種了5畝綠茶,2010年賣鮮葉收入1500多元。
看到康禮祥發(fā)了茶葉財,村民“紅了眼”,紛紛種茶。截至目前,鹿渡村茶葉面積達5000多畝。
老書記唐發(fā)春把1.5畝綠茶留轉給了米倉山茶葉集團,自己還有2畝黃茶2畝綠茶?!澳挲g大了,鮮葉摘不贏?!滨r葉賣了4000元后,唐發(fā)春開始手工炒茶。他在成都工作的兒子,就喜歡喝老爺子的手工茶?!笆止こ戳?0多斤,全都寄去了?!?/span>
“今年我摘了頭茬黃茶,賣了2000多元,就和老公去太原打工了?!薄拌F娘子”康懷貴說,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錢沒有往年好掙,但也掙了8萬元。手頭有了錢的大茅坡人,把平常日子過成了詩和遠方。
康禮祥家有八姊妹,因為窮,考上初中的他只能回家掙工分。吃了沒文化的虧,康禮祥把希望傾注在兒孫身上。如今,他的一個孫女讀本科,一個孫女在旺蒼中學讀高三。
康懷貴早就住上了一樓一底的小洋房,且圈舍灶房火屋廁所全是分開了的。
圍爐話慧干:文旅飯端上餐桌
三十年前,鹿渡村干部群眾投工投勞,走“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之路,在大茅坡決戰(zhàn)四個冬春,將亂石嶙峋、瘠薄的土地砌石墻 25 公里,坡改梯525畝。
大茅坡改土,不僅改出了好地,還留下不滅的精神財富——寧愿苦干,不愿苦熬。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fā)展。
12月2日,寒風大作。記者再次深入高陽鎮(zhèn)采訪。“雕塑再往后移,靠近大石頭。這兩塊大石頭是天然的寶,可不能破壞了。”大茅坡 AAA 景區(qū)建設現(xiàn)場,任剛強正和施工人員交流。展示區(qū)正在安裝文化雕塑。雕塑場景一個是蕭山“圍海墾田”雕塑,一個是大茅坡改土雕塑,造田改地,正好精神相通。鹿渡村支部書記王宏國很興奮,
今年村上AAA級景區(qū)和大茅坡精神展覽館兩大項目上馬,年底就將竣工。
景區(qū)建好了,客人從哪里來?在唐發(fā)春溫暖的火爐旁,記者詢問鎮(zhèn)干部?!巴ㄟ^承接干部培訓、學生教育、社會散客,全方位招引文旅客流?!比蝿倧娦赜谐芍瘛>唧w而言,與市委黨校聯(lián)合在大茅坡共建“三個基地”——教學基地、實踐基地和調研基地,吸引干部培訓客源。依托農業(yè)產(chǎn)業(yè)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è)——四川米倉山茶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的大茅坡茶葉生產(chǎn)基地和米倉山博藝園,積極創(chuàng)建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基地,吸引學生教育客源。通過針對不同時節(jié)、不同群體的精準宣傳,吸引社會散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