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二維碼
但到了18世紀的《增補山林經(jīng)濟》中,朝鮮半島的泡菜已成了用辣椒、大蒜制成的腌菜。此時的辣椒不再被認為“有大毒”,而是腌制泡菜的必備佐料。
資料圖:2020年9月,甘肅隴南市西和縣火紅的辣椒鋪滿大山峽谷間?!●T志軍 攝
“菹”是什么?
事實上,我們發(fā)現(xiàn),在此后朝鮮半島的一些風(fēng)俗志中,“菹”(zū)開始具有了“辛烈”的特點。
但這里的“菹”又是什么?
今天的大多數(shù)人應(yīng)該對“菹”很陌生了,可在中國史料里,“菹”可謂歷史悠久。
所謂“菹”即是保藏蔬菜的腌藏法。
《中國食料史》指出,“菹”在中國先秦時已很“普遍”?!对娊?jīng)》《周禮》中均曾提及。當(dāng)時,菹是在瓜果蔬菜中加以鹽、飯(包括粥、米粉等淀粉類物質(zhì))腌制發(fā)酵而成的食品。
這主要是利用乳酸菌將腌制原料中的大部分乳糖分解成乳酸,少部分乳糖由于分解不完全而生成不同的醇,酸和醇在一定條件下又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而生成特有的酯類。
用此法腌制而成的食品呈酸咸味,并有特殊的香味?,F(xiàn)代的泡菜、酸菜都屬于此類。
李子柒視頻截圖
朝鮮半島的“菹”
我們再來看看18-19世紀李氏朝鮮的相關(guān)文獻。其中涉及“菹”的不在少數(shù)。
例如,《京都雜志》對“雜菹”的記載是“煮蝦鹽汁候清,蘿卜、菘、蒜、番椒、螺、鰒、石首魚,用陶甕和淹,經(jīng)冬辛烈”。
而《東國歲時記》中的“冬菹”則更為具體:十月,“以蔓菁、菘、蒜、椒、鹽,沉菹于陶甕。夏醬冬菹,即人家一年之大計也”;十一月“用蕎麥面,沈菁菹、菘菹,和豬肉,名曰冷面”;十二月“取蔓菁根小者作菹,冬曰冬沉”,“用蝦鹽汁候清,沉蔓菁、菘、蒜、姜、椒、青角、鰒、螺、石花、石首魚、鹽作雜菹,儲陶甕,和淹經(jīng)冬,辛烈可食。又以蔓菁、菘、芹、姜、椒,沉醬菹食之”。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所用的原料并不僅限于蘿卜、白菜等蔬菜,還有魚、螺這樣的水產(chǎn)品;且這里其實都用到了和今天泡菜相似的腌制手法。
此時朝鮮半島的泡菜已用到了外來的辣椒,因而其味道“辛烈”。
資料圖:2018年,市民參與韓國首爾越冬泡菜制作活動。
雖然文獻所述菜品在食材及具體手法上有明顯的朝鮮半島特色,但這里的“菹”字恰好說明了其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值得一提的是,成書于北魏的《齊民要術(shù)》(公元6世紀)已記載有多種菹法。時人做菹菜還常會放入一些青蒿、薤白、豉汁之類的調(diào)料。此后中國各代雖對腌制菜品的稱呼有所不同,但做法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