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二維碼
某KOL內容及電商整合營銷平臺副總裁李莫告訴記者,很長一段時間,新銳國貨美妝品牌都是從線上起步,通過私域、種草等方式獲客,并通過頭部主播背書,打開產品銷量及市場。大主播憑什么帶來巨大流量?“全網最低價”是關鍵。而流量背后,是高昂的營銷支出,比如拉新成本、平臺流量、主播抽成和坑位費等等。
“明明聲稱自己是‘性價比之王’‘大牌平替’,實際卻在騙人,這是最讓人反感的,會導致消費者喪失對新國貨的品牌信任?!崩钅治觥?/p>
產品“長紅”考驗創(chuàng)新實力
為覆蓋高額的營銷投入,新國貨美妝賽道正上演一場生死競速,有的品牌冒著失去敏感消費者的風險悄然漲價,有的品牌則黯然退場。近日,知名彩妝品牌“浮氣Fomomy”宣告倒閉,自曝負債額接近千萬元。此前,這一品牌有多款單品躋身天貓、抖音銷量排行榜第一。
“浮氣之前走紅網絡,背后邏輯是大規(guī)模營銷,品牌本身利潤水平并不高,但營銷費用高,擴展速度過快,很有可能就會出現(xiàn)問題。”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隨著市場需求的改變,一些國貨彩妝品牌的產品研發(fā)無法跟上消費者需求,很容易曇花一現(xiàn)。浮氣Fomomy品牌合伙人也對外透露,電商銷量爆發(fā)起來很快,但周期也很短,導致壓貨過多。同時,品牌在開模、設計打樣等方面開發(fā)成本太高,難以快速上新。
同樣面臨流量留存考驗的,還有老國貨們。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消費者不止一次涌入老國貨直播間“野性消費”,但當發(fā)現(xiàn)其產品并沒有特別改變,很快流量又歸于沉寂。在中國中小企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徐浩然看來,部分老國貨之所以留不住流量,是因為經營方式陳舊、老套,管理體系較為固化等通病。
“老國貨應不求爆火、只求長紅。”徐浩然表示,老品牌有好的產品基因還不夠,需要打破傳統(tǒng),增加產品科技含量,同時加強產品形式、包裝、傳播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記者 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