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二維碼
對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情懷是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成就一個人,更可以毀滅一個人而在這個時代,創(chuàng)業(yè)者多死于情懷......
這是一個關于情懷與信仰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是廣告,沒有套路,只有苦難與同情,以及一聲嘆息。
胡蘇,本是一個生活在大都市的小資女性。但她卻突然辭掉了穩(wěn)定的工作,選擇了去大山里創(chuàng)業(yè)。
僅僅用了四年的時間,她終于把自己蛻變成了一個負債累累的“傻”女人。
并不是筆者說她傻,她的家人、朋友、客戶等等,都說她傻。甚至她自己,也都這么認為。
本唐在劍閣攝影采風期間,有幸認識了胡蘇。她在大山里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一言難盡,幾多心酸。這激起了我的興趣,于是,我決定到她的養(yǎng)殖場去一探究竟。
就在我去之前不久,央視七臺的《鄉(xiāng)土》欄目,也曾來過胡蘇的養(yǎng)殖基地,對她進行過采訪報道。
胡蘇的養(yǎng)殖場位于四川劍閣縣的一座大山上,這里人煙稀少,森林密布。四年前,她在此承包了5000余畝山林地,準備大干一場。
擁有這片廣袤的土地,是她的夢想,也是她的驕傲。但這片土地,也限制了她的自由,更改寫了她的人生。
胡蘇曾是一家公立醫(yī)院的“護士長”,過著衣食無憂的優(yōu)越生活。每天接觸病人是她的工作,當看多了癌癥患者在生命盡頭苦苦掙扎的場景,她對此有點難以釋懷。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鮮活的生命不斷消逝,一個人應該為社會做點什么?她一直在思考。
俗話說“病從口入”,胡蘇覺得不健康食品的攝入,就是萬病之源。所以,她突發(fā)奇想,自己能不能去從事農牧業(yè),為大家提供綠色健康的食品,倡導一種回歸自然的健康生活方式。2015年,這個讓她朝思暮想,魂牽夢繞的理想,她終于實現(xiàn)了。賣掉了成都的一套房子,在離家300多公里的劍閣,她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坐擁5000畝山地的大地主、山大王。之所以選擇劍閣,是因為“劍閣土雞”品種優(yōu)良,在國內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胡蘇的創(chuàng)業(yè)有點與眾不同,因為創(chuàng)業(yè)終究是一門生意,其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但胡蘇的創(chuàng)業(yè)則是以理想為導向,她經營的似乎并不是一個企業(yè),而是一個夢想,或者說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健康生活理念。
胡蘇在山林里養(yǎng)雞,完全采用“古法炮制”。就是將雞放飛,讓其在山林里自由成長,此謂之“跑山雞”。在胡蘇看來,只有每天運動奔跑的雞,才健康,肉質才緊,吃起來味道才鮮美。開始到劍閣時,家人、親朋都很看好她,支持她。但是,大家漸漸地發(fā)現(xiàn)她有點不對勁,甚至有點“傻“。
因為對“生態(tài)健康”的堅持,四年來,為了這份心中的夢想和事業(yè),胡蘇獨自承受著巨大的痛苦與煎熬。由于前期投入過于巨大,財微力薄的胡蘇,很快就陷入了負債經營。盡管如此,她的5000畝山林,其實際利用也還不到200畝。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隨著經營情況的惡化,來自于家庭與團隊之間的矛盾也不斷顯現(xiàn)。在最困難的時候,親哥哥也提出要辭職回城里,胡蘇多次挽留。但當哥嫂兩個人站到一起的時候,她愣住了。因為時尚的嫂嫂與哥哥的形象落差實在太大了。這也使得她終于明白了,嫂嫂為什么提出要離婚。因為城市和山村,真的是兩個世界。胡蘇覺得,她不應該為了自己的夢想,影響別人家的幸福,所以她放行了哥哥。哥哥走了以后,其它團隊成員也相繼離開。從此,在這座大山上,除了偶爾請來干活的幾個工人,胡蘇就是一個人在獨守這5000畝山林。每個夜晚,呼嘯的風,刺耳的雷,以及雞鳴狗叫和任何一絲異響,都會另她毛骨悚然,心慌意亂。寂寞和恐懼,是她面臨的最大心理挑戰(zhàn)。
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胡蘇也在這片山林里養(yǎng)羊。為了節(jié)約人力成本,胡蘇讓羊群每天自己去山上吃草,晚上自己回羊圈。為此,每批小羊羔她都要花上兩個月時間,來對其進行訓練。每到黃昏,她就孤身一人,穿梭在山林間,吹著口哨,召喚羊群回家。山上的一些孤墳,也是她每天不得不面對的恐懼。
有個客戶買了一只羊,胡蘇承諾第二天發(fā)貨,但平時合作殺羊的師傅卻去了外地。胡蘇找了村里比較熟的兩個男人來幫忙殺羊,直到晚上,兩人都說有事不能來。無奈之下,她只好自己親自動手??粗约荷眢w差不多大的羊,她沉默了很久。最終,她用顫抖的雙手,舉起了尖刀,瘋狂地刺向了羊的心臟。那一瞬間,她把所有的愛恨情仇都發(fā)泄到了這只羊的身上。也只有這樣,她才有勇氣下得起手。
羊死了,看著滿地的血跡與遍體鱗傷的羊,她放聲大哭......
所有的痛苦與折磨,都是自找的,除了她自己,沒有誰能拯救她。除了拼命前進,她別無選擇,因為她已無路可退。胡蘇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她依然會給“水滴籌”的陌生人捐款?;蛟S,善良就是她人生最大的短板,也是創(chuàng)業(yè)者最大的缺陷。但是,她改不了,因為善良是她的本性,是她的信仰,還是她的生命。所以她說:“就是死,也要死在這條路上”。
由于養(yǎng)雞成本太高,她一只雞要賣到160元以上,才能勉強有點利潤。但這個價格遠高于市場肉雞行情,所以她走得舉步維艱。雖說她的雞很生態(tài)、很健康,品質很好。但并沒有多少人相信她的雞是用“古法炮制”養(yǎng)出來的。所以,她更多只能在朋友熟人市場銷售。市場的消費者,對這些雞背后的故事并沒有人知道,甚至也沒有人想去知道。創(chuàng)業(yè)四年,胡蘇終于變成了一個孤家寡人。陪伴她的都是雞和羊,所以,她給自己取了一個網(wǎng)名“雞司令”。沒有合作的伙伴,身邊沒有家人和親朋,沒有市場的認可,沒有消費者的信任,更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痛苦、無奈、壓力、絕望......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由她一個人承受。在最絕望的歲月,她把所有的眼淚,都銘刻成了一段段文字,記錄到自己的QQ空間里。作為僅自己可見的日記,講述著她的艱辛與苦難。她給筆者展示了一下她的QQ空間,里面的文字令人觸目驚心。自殺、跳樓、出家、絕望、無助這些詞,頻頻出現(xiàn)。這是一個弱女子難以承受之重,這是一個堅守情懷創(chuàng)業(yè)者的悲壯征途。
盡管現(xiàn)實非常殘酷,但胡蘇也算熬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期。因為她的堅守,有一批忠實的消費者,已逐漸成為她固定的客戶。雖說談不上賺什么錢,但至少認可她的客戶在逐漸增多。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未來,胡蘇需要走的路還很長,甚至她最終依然可能失敗。但這個社會,我們向往健康生活的理想,不會失敗。僅僅站到商業(yè)的角度,是不能理解胡蘇的。但站到社會的角度,我們似乎又需要有千千萬萬個胡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