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二維碼
●來 源:尋空的營銷啟示錄(ID:xunkong2005)
隨著經(jīng)濟的增長和物質(zhì)的不斷豐盛,我國早已進入鮑德里亞所謂的 「消費社會 」,消費社會的特點簡單來講,就是物質(zhì)極大豐富,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進行大量消費。
今年是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第一年,在復雜國際環(huán)境以及疫情的影響下, 「內(nèi)循環(huán) 」已成趨勢,消費社會的理論在這樣的背景下正當其時。
但 「低欲望時代 」的來臨,又讓消費社會的前景看起來不那么明朗,消費者消費的理性化、非炫耀化也漸成趨勢,這種消費特點的社會可稱為 「后消費社會 」。
在這個消費的轉折期,消費既存在理性消費,又存在感性消費,既存在低調(diào)消費,又存在炫耀性消費。
以下就是這個社會的一些消費特點,這些特點不管對消費者,還是對營銷者來講,都值得深思。
炫耀是當代人消費的第一動力
從理性經(jīng)濟人的角度講,消費是為了滿足人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需求,但在這個物質(zhì)極大豐富的世界,很大比例的消費已經(jīng)并非如此,消費更多是一種炫耀的手段。
凡勃倫在《有閑階級論》中提出 「炫耀性消費 」一詞,他認為 消費是為了跟上身邊的朋友和鄰居的消費水平,和為了讓他們的朋友和鄰居嫉妒。
在以前,擁有商品的多寡會體現(xiàn)出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錢的人會買更多的商品,讓自己的家看起來充實無比。A除了衣服,全身無任何其它裝飾品,B脖子上掛著精品項鏈,手上帶著瑞士手表,手指上帶著鉆戒,西服上還有精致胸針,當A和B同時參加一個Party,A看到B時,便不免產(chǎn)生自卑和嫉妒感。
在這里, 炫耀性消費的表達是我想買的東西,永遠不是夠了,而是需要更多。
在今天,人與人之間的消費區(qū)別已經(jīng)不以數(shù)量來體現(xiàn),而是以質(zhì)量來體現(xiàn)了。
最典型的如凡勃倫效應—— 一件商品越貴,消費者越想買,越便宜越不想買。因為越貴的商品,越能顯示自己的尊貴與品位,也越能讓朋友和鄰居嫉妒。
因此,消費社會的消費者往往對奢侈品心生向往,一個LV的包放在辦公桌上,會讓背MK包的同事不好意思把包放在桌上。一個帶勞力士手表的人,經(jīng)常會把袖口挽得很高,而一個帶卡西歐手表的人則不會這么做。星巴克氣氛組總是歡迎帶蘋果筆記本的消費者,而不那么歡迎帶PC的消費者。
炫耀式消費的另一個表現(xiàn)是浪費式消費。浪費式消費,即消費并不為滿足剛需而是造成了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