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二維碼
2000年后,柞水木耳逐漸打開銷路,成為在陜西有一定知名度的優(yōu)質農產品。名氣有了,隨之而來的,是市場上出現了不少假冒偽劣產品。
“為了打假,同時保護柞水木耳的品牌和品質,只有采取申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辦法?!崩钤唇榻B,2012年,在協(xié)會和當地政府的努力下,柞水木耳成功申請到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小木耳開始煥發(fā)大能量。脫貧攻堅進程中,柞水把木耳產業(yè)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打產業(yè)。柞水木耳的品牌效應充分顯現,產量從一年的幾十萬斤發(fā)展到近千萬斤?,F在,申請使用柞水木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本地企業(yè)已達到8家,凡是當地農民合作社申請使用商標的,協(xié)會都予以免費提供。
“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有排他性,沒有經過允許是不能使用的。”李源表示,地理標志能夠更有效地對品牌進行保護,有利于防止假冒和以次充好等,也有利于防止優(yōu)質產品的品牌效應被濫用,“是很好的知識產權法律武器”。柞水縣通過加強柞水木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保護,制定了柞水木耳產品和技術規(guī)程標準,建立健全木耳質量追溯、檢測、誠信體系等,保證了產品的品質,也極大提升了美譽度。
懲治地理標志“搭便車”等侵權行為
“不是陽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蘇州”。陽澄湖大閘蟹,有著“蟹中之王”的美譽。成為地理標志產品后,陽澄湖大閘蟹名稱的使用條件得到規(guī)范,在品類繁多的蟹產品中脫穎而出。可是近年來,隨著市場缺口越來越大,從“洗澡蟹”到“過水蟹”,假冒陽澄湖大閘蟹的花招層出不窮,消費者深受困擾。
司品華介紹,實踐中,侵犯地理標志產品合法權益的行為,主要有偽造或擅自使用地理標志進行宣傳、生產、銷售,將相關地理標志或者與地理標志相近似的標志搶注為商標或者登記為企業(yè)名稱等。近年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理了不少涉地理標志民事侵權案件。部分區(qū)域特色明顯、惠農效應顯著的地理標志品牌,頻頻遭遇侵權,原產地行業(yè)協(xié)會作為維權人起訴的案件不斷增多。
2021年12月3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fā)《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guī)劃》(以下簡稱《規(guī)劃》)?!兑?guī)劃》提出強化地理標志保護監(jiān)管。針對示范區(qū)地理標志產品、高價值產品、熱銷產品和互認互保產品等,加強對擅自使用地理標志的生產、銷售等違法行為的執(zhí)法保護力度,嚴格規(guī)范在營銷宣傳和產品外包裝中使用地理標志的行為;加強對相同或近似產品上使用意譯、音譯、字譯或標注“種類”“品種”“風格”“仿制”等地理標志“搭便車”行為的規(guī)制和打擊。
在我國,由于歷史原因,地理標志保護采用雙軌制,即通過商標法采用集體商標、證明商標保護模式,以及專門法保護模式。后者包括國家知識產權局確立的“地理標志專用標志”體系,以及農業(yè)農村部確立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專用標志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