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二維碼
有人說,需求決定供給,但公司決不墨守這個成規(guī),公司制造了需求?!皬膶嶋H的角度出發(fā),公司的本質(zhì)在于它給了眾開拓市場的機會”。
很長時間以來,衡量一個公司的品牌是否強大、它的產(chǎn)品是否暢銷的唯一標準,就是在于這家公司創(chuàng)造沒創(chuàng)造需求。
在這點上,目前的經(jīng)濟學家提及最多的研究對象是可口可樂。
“假如可口可樂的工廠被一把大火燒掉,全世界第二天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一定是銀行爭相給可口可樂貸款?!边@是可口可樂人最津津樂道的一句話,也是連續(xù)9年排名“全球最佳品牌榜”榜首、品牌價值高達700 億美元的可口可樂的底氣。
但其實很多人并不清楚的是,當可口可樂被發(fā)明出來的時候,它只是一種應對頭疼的藥劑。
1886年美國一家藥店老板兼藥劑師約翰彭伯頓,為了給頭痛的病人發(fā)明一種糖漿飲品,從古柯葉和可樂果中提取了液體,然后不經(jīng)意間與打翻的蘇打水和糖漿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的藥劑。隨后他不斷改良配方,而這種口感清爽,風味獨特的治療頭痛的藥用飲品也開始在他的藥店里出售,當然消費者全是病人。
但由于這樣飲料的一個定性,很長時間內(nèi),這種名為可樂的藥劑只是在美國部分的藥店里銷售,銷售額也十分可憐。
直到可口可樂遇到了他第二個主人,真正的美國魔水才走上了市場。
作為曾經(jīng)的藥劑師學徒,阿薩坎德勒看到了可口可樂身上的巨大商機。他通過幾次不間斷的交易,最終利用2300美元把可口可樂徹底買下成為可口可樂的新主人。
阿薩跟以往的幾位可口可樂的老板不同,他意識到只有將這一個藥用的飲品轉(zhuǎn)換成新的一個細分市場,才可能取得成功。
他看上了碳酸飲料休閑市場。
他對可樂和顧客群體進行了重新定義之后,開始調(diào)整可樂的配方,并把可樂定義為提神醒腦的飲料,把消費群體擴大到整個社會。
這為最終可口可樂成為美國社會的“魔水”奠定了基礎。
而且阿薩還成功的開啟了可口可樂市場品牌營銷的序幕。在1895年左右的美國,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并舍得投入巨資的企業(yè)家并不多。阿薩卻投入了大量的廣告資金,在當時各大報紙上為可口可樂投放了各種廣告,并且還附贈禮品。
在他看來可口可樂是憑空創(chuàng)造了一種需求,他就必須要想辦法教育市場,使得所有的用戶接受這種需求。
這樣巨額投入,阿薩不間斷地進行了5年,終于可口可樂聲名遠揚,除了藥店出售以外,雜貨店,飯店歌舞廳等地方也出現(xiàn)了可口可樂的身影,可口可樂開始正式走進美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