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二維碼
大約在前年,我去參加BAT某家的年底招商會,臺上的一位營銷負責人分享了某個S級綜藝的整合營銷案例。
他說,明年平臺的營銷資源會越發(fā)生態(tài)化,廣告主可以不止于視頻營銷,可以圍繞IP,把預算輻射到社交、電商、直播、資訊等各個平臺端口,做全面的整合營銷。當時我在臺下算了一筆賬,那檔綜藝的冠名費大約是1億,如果再整合這位負責人提到的生態(tài)營銷資源,可能要再花費5000萬預算。但是,中國有幾個廣告主,能在某個綜藝上的投入就花掉1.5億呢?這就是“整合營銷”在近幾年來面臨的尷尬處境:世界的媒介格局越來越碎片化,我們都知道要把媒介整合在一起,才能覆蓋更多的消費者。但是面對滿屏的APP,面對滿眼的綜藝大劇,沒有哪家土豪企業(yè)能把所有的媒介一次性整合掉。很顯然,整合營銷在當下這個傳播環(huán)境下,必須要迭代和進化,就是我們要從“整合”過渡到“有機整合”。這兩年,“整合”這兩個字在中國被提及的越來越少,而另一個詞被討論的越來愈多,那個詞叫“鏈路”。
最早,阿里的“全域營銷”的理論框架提出了“AIPL”營銷模型;
后來,騰訊明確提出了“全鏈路營銷”;
今年,字節(jié)跳動也提出了一個叫“5A”的鏈路模型;
年底,愛奇藝也講了自己的鏈路模型“AACAR”。